

天文學家發現新類型超新星 由黑洞或中子星過早撞擊伴星引起
(神秘的地球uux.cn報道)據cnBeta:外媒New Atlas報道,天文學家近日發現了一種新類型的超新星。一顆恒星似乎在與一個密度極高的天體(也許是黑洞或中子星)相撞後過早地爆炸了,在天空中形成了一個獨特的“標誌”。
這個故事開始於2017年,當時加州理工學院的天文學家Dillon Dong在甚大天線陣(VLA)天空調查收集的數據中發現了一個奇怪的信號,該調查不斷掃描宇宙,尋找無線電源。這個特殊的信號,被命名為VT 1210+4956,是一個極其明亮的無線電波脈衝。
Dillon Dong計算出,最可能導致這個信號的原因是一顆正在變成超新星的恒星,當噴出的物質與該恒星幾百年前脫落的氣體包層相互作用時產生了無線電信號。但這並不像故事的全部。
加州理工學院的另一位天文學家Anna Ho建議,線索可能在於除無線電之外的另一種類型的信號。因此,研究小組搜索了一個單獨的短壽命X射線事件目錄,並發現了一個與太空中的無線電源VT 1210+4956相吻合的事件,但時間要早幾年。
Dillon Dong表示:“這兩個事件從來沒有相互關聯過,而且就其本身而言,它們非常罕見。”那麽,什麽樣的事件會同時產生這樣的無線電和X射線發射呢?經過廣泛的建模,該小組最終確定了一個有趣的方案。
天文學家們假設,這顆恒星被一個致密的恒星殘骸所環繞,很可能是一個黑洞,但也可能是一顆中子星。這個天體的極端引力會隨著時間的推移從恒星上吸走氣體,將其中一些拋向太空,在恒星周圍形成一個“甜甜圈”形狀。
最終,恒星的殘骸會被“拉進”恒星,導致它在很久之前突然爆發為一顆超新星。當恒星坍縮時,一股物質會從其核心噴出,產生X射線信號。幾年後,來自爆炸恒星的爆炸會到達它周圍的氣體“甜甜圈”,產生VLA巡天儀發現的一陣無線電波。這種由合並引發的超新星早已被預測為存在,但之前從未被探測到過。
“大質量恒星在耗盡核燃料時通常會爆發為超新星,”加州理工學院天文學教授Gregg Hallinan說。“但是在這種情況下,一個‘入侵’的黑洞或中子星過早地觸發了它的伴星爆炸。”
這項研究將發表在《科學》雜誌上。
相關報道:研究發現恒星的“死亡之舞”引發了前所未見的超新星
(神秘的地球uux.cn報道)據cnBeta:外媒CNET報道,從夜空深處放射出的一束奇怪的光,多年來一直困擾著一個天文學家小組。他們對其進行了細致的追蹤,並慢慢意識到在他們眼前展現出來的是什麽 -- 一顆恒星殘骸猛烈地撞擊著它的伴星,並迫使它作為一顆超新星爆炸。
據周四在《科學》雜誌上發表該故事細節的研究人員稱,這一驚人的連鎖反應發生在2014年,但由於光在太空中的傳播速度,其證據才剛剛到達地球。該研究的主要作者、加州理工學院的研究生Dillon Dong在一份聲明中說:“理論家們曾預言這可能發生,但這是我們第一次真正看到這樣的事件。”
研究人員說,大約300年前,巨大的恒星殘骸進入了較小的恒星附近,並使後者成為其同伴。就這樣,它們開始了“死亡之舞”。
將另一顆恒星“拉入死亡之地”的巨大恒星殘骸可能是一個黑洞,它的引力強度如此之高,會猛烈地將一切吞噬進它的深淵,不過它也可能是一顆中子星。中子星也是相當強大的。
在這兩顆恒星圍繞對方旋轉了幾個世紀之後,它們發生了碰撞。這種碰撞引發了較小的恒星的爆炸,或稱超新星。超新星導致了一個明亮的噴流從恒星的核心突出來,因為這個天體塌陷到了自己身上,突然照亮了它周圍的空間。
發光形成了研究團隊以短暫無線電波的形式檢測到的微光,然後與天空的X射線光譜進行比較。數據是從VLASS項目中收集的,該項目團隊計劃在七年內分三個階段對大約80%的天空進行成像。
加州理工學院天文學教授Gregg Hallinan說:“在我們認為我們會通過VLASS發現的所有事情中,這不是其中之一。”
作者:聊城市